第五百零二章 合理推测-《苟出一个盛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裕死的时候,李晔还没觉得多痛苦。
    毕竟在这个乱世,见过太多的生死。
    但皇后的离世,令李晔一阵低靡。
    下葬在细柳城北后,一连过去了三四个月,仍是不能自己,感觉就像心中空缺了一块,少了什么东西。
    也许是亲情。
    “陛下不可萎靡不振,大唐社稷不能离陛下一日。”李巨川时常来劝解。
    回到长安的张承业也常常探望。
    其实在李晔病倒期间,长安百姓自发的为皇帝祈福。
    各地将吏不断询问中枢。
    其中肯定有些人不怀好意,但李晔相信绝大部分都是希望自己好转的。
    眼下大唐的局势,也不允许李晔再萎靡下去。
    当年宪宗几乎收拾了藩镇割据的局面,却在一切好转的时候,迷信方士求长生,磕起了金丹,四十三岁英年早逝。
    中晚唐好几位有作为的皇帝都是如此。
    有些事有些人,过去了只能让它过去。
    也幸亏裴贞一、李渐荣、张氏姐妹、普慈轮流照顾,李晔心情和身体都好了很多。
    皇后崩了,裴贞一一跃而起,虽然没有正式册封,但俨然已是后宫之主,加上她肚子又大了,自然更有底气。
    在李晔病倒的时候,李禔、李祐都回长安看望。
    “遂王在云南招抚蛮民,分化爨氏,营建城池,与韩延徽一起多次击溃蛮人进犯,使我大唐势力沿红河向下延伸,已经抵近安南。”张承业把李祎这几年的功绩一一说明。
    “哦?”李晔惊讶,老五李祎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,没想到有些真本事。
    至于三子李禊、四子李禋,所作所为实在有些辣眼睛,在长安上蹿下跳,实事一件也没干,李晔原本想打发去扬州和徐州,两人都非常聪明的婉拒了。
    仿佛待在长安,就能离皇位更进一步。
    身边的班底也都是一些二世祖之类的人物,一个有远见的都没。
    能得到张承业的认同,说明李祎的确有些东西,当年李裕、李祤、李禔轮番抱他佛脚都没用。
    张承业恪守一个臣子的本分,绝不选边站。
    现在为了李祎抛弃自己的立场。
    李晔点点头,“朕知道了。”
    虽然只有四个字,君臣心中都有一层默契在。
    “陛下有没有觉得前太子的死,跟蜀王的死极像?”眼看着李晔身体好了,心情也好了,李巨川旧事重提。
    “你是说……”李晔心中一震,当时诸事烦扰,还真没想到这一层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