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-《履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望着段广眼巴巴的眼神,司马衷默然,心中不禁想起皇后的交代的话。

    “待会儿你出去了,一定有人为杨骏求情,陛下千万不要答应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一耽误就会出现无数变数,你我说不定就没办法享受现在的地位了。有人求情更能说明杨骏谋逆正在紧急关头,更能说明他党羽遍布朝堂!你可知司马氏如何得到帝位?

    魏武帝时,高祖已经总揽军政大权,世宗高祖又进一步削弱曹氏,到世祖才一统三国奠定我大晋基业。如今,杨氏一门两太后,杨骏把持朝政,他的弟弟杨珧、杨济位列要职,这与当年我司马氏做的事情何其相似,当年人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,现在,杨骏之心也不再掩饰了,陛下还有什么好犹豫的?事关身家性命,宁可错杀也不放过!”

    司马衷若是稍有点智慧,就能发现处处都是不对劲儿的地方。进而想到皇后贾南风遇到谋反还能如此镇定将事情安排的头头是道,必然事先经过精心策化。可司马衷愚蠢却不自知,竟然完全想不到不说,相反的向贾后投去一抹敬畏的目光!

    司马衷不言相当于默认,李肇拿到诏书便急匆匆的传命而去,不一会儿,司马玮,刘颂都接到了命令。皇宫之内开始紧急戒严。东安公司马繇(yao)率领殿卫奔赴杨骏府捉拿乱党。

    皇宫内戒严,消息一时无法传出皇宫,但九门封闭动静非常,还是透过重重宫门惊动八方。

    皇宫的一侧是武器库,武器库南边原本是曹爽的府邸,现在成为了杨骏的宅第。皇宫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正在处理奏折的当朝太傅杨骏。

    皇宫之内鸣令禁止喧哗之声直透宫墙,这必然是皇宫之内发生了大事。杨骏身为当朝太傅,对此当然上心。

    “发生了什么大事?我为什么不知道?老子给满朝文武许了那么多好处,遇到事却没一个人过来禀告,真是白瞎了我的真金白银,一群没用的东西!”

    杨骏咒骂一番,心中升起一些不安,急忙召集幕僚党羽商量对策。

    宴会刚刚结束,许多人还没走,不一会儿就匆匆赶到议事厅。

    人们交头接耳猜测着发生了什么事情,杨骏听得心中烦躁不禁怒火升起喝道:“都别吵了!让你们来出主意的。不是让你们来吵闹不休的!”

    人群猛然一窒,主簿朱振笃定道:“皇后贾南风凶悍跋扈又善妒,与太傅一向不和。能把皇宫弄出这么大动静的除了她还能有谁?

    现在宫中发生了事变,一定是那些宦官给贾皇后出的主意欲对大人不利。

    现在我们应当立刻烧了云龙门带兵逼迫他们,索要起事者的人头。打开万春门带领东宫以及外营兵围护着皇太子进宫捉拿起事者,宫中必然震动恐惧斩肇事者之头送来,否则,我们必会为之所制将有大祸临头!”

    朱振说完,其他人开始互相使眼色。

    说的好听点是护着皇太子,说的不好听就是挟持太子进逼陛下,实在不行就行那废立之事。一旦这样做,即使不是谋反也成了谋反,那是将再无退路。

    在座之人虽然是杨党,却没有参与这种谋逆大罪的觉悟,听着不对已是有了退缩之意。

    宫变之事凶险万分,一旦失败不仅自己会性命不保,即使是整个家族也会受到株连。关系到杨氏一族的存亡,杨骏摇头眼见众人有畏缩不前,不觉也生出退缩之意否定道:“云龙门是魏明帝所造,劳力耗费非常大,烧掉难免落人把柄。还是先静观其变!”

    朱振见杨骏不答应,心中还是不安,建议道:“那我们也不能没有防备,宫中不能没人,侍中傅祗和尚书武茂进宫观察事态的发展!”

    “左将军刘豫也是大人亲信,杨珧杨济去通知将军戒严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