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 朝会下-《履汉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张华匍匐在地两目含泪。

    这个机会张华等了太久,终于可以一展抱负,心中满是激动!

    司马遹长叹一声: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!

    历史上杨骏被贾后诛杀后,也是倚重张华才保得十来年平安。

    要说功勋卓著,卫瓘比张华更加卓著,但卫瓘性情刚直,让他上位难免得罪人。这对保持朝堂平静是不利的!

    几件大事定下来,接下来朝会开什么内容,司马遹已经兴趣缺缺,暗自思量接下来的计划。

    朝堂的稳定只是暂时的!

    大晋如今的局面已经祸根深种,不是一两个贤臣就能改变。

    司马氏得国不正。自己就是篡国起家,以己度人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别人所篡,对宗室大肆分封对世家防备重重。这样就已经使朝庭上下离心,宗室与重臣两党对抗。

    在内,宗室日渐壮大威胁中央,在中,九品中正制使得世家大族称霸乡里,在外,五胡内迁威胁边疆。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矛盾必然会爆发。

    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一个字,难!

    如果削弱宗室,则边疆五胡必然乘机做大。如果使之相斗胜了还好说,败了立刻就有倾覆之忧。如果削弱世家,呵呵!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民乱!

    司马遹头大无比!

   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,不当国不知道治国难!若要四海来朝还得任重而道远 。

    司马遹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,若要改变局面,还要看今朝之后。

    思考间,朝会结束了。内侍立于众臣之前开始喧旨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贾南风有失妇德贬为庶人迁居金镛城。原淑妃谢玖贤良淑德尊为王后母仪天下。

    太傅杨骏忠勇可嘉,追封骠护国公。

    安东王司马繇恪尽职守食邑万户由其兄长司马觐承爵。

    张华体良清粹,才识经济任太傅总领朝政!

    汝阳王司马亮体道冲粹,通识政理任太宰!

    卫颧忠为令德,学乃国华,譬众星之有礼义人伦之有冠冕。任太子太师兼任国子监祭酒。”

    诏书宣读完毕,司马遹瞬间回神。

    朝臣们的注意力都击中在前面几条,对最后一条却不以为意。

    司马亮不希望卫颧分权让他高高挂起,自然没有意见。

    张华当了一段时间太子少傅也心生腻味,让卫颧接手好让自己脱身也是颇为满意。

    但恰恰是这一条却最为司马遹看重。

    要想解决危机需要人才,人才从哪里来?当然是太学!管理太学的便是国子监祭酒。抓住太学就抓住了接下来几十年的大略。这需要一个最终目的与自己一致的人担任太学祭酒,这个人就是卫颧。

    早在晋武帝时,卫颧就已经看出九品中正制的缺点,认为这种选拔制度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道。

    他认为这种计资定品居位为贵的做法,必然产生使人弃德而忽道的弊端,于国于民生是不利的应当消除。主张恢复乡举里选的荐才制度。认为让教化与法制相辅相成才能令国家长治久安,

    这些都是司马遹所欣赏的,也是司马遹接下来准备实行的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